补缴土地出让金“避坑地图”:7 个隐藏条款一次说清
一、土地性质暗坑
1.划拨地:必须先补“划拨转出让”,再补缴年限,两步叠加成本翻倍。
2.共用宗:同一宗地多户共有,需全体签字,一户缺席即卡死流程。
二、面积误差陷阱
实测面积>证载面积3%以上,补缴按实测算,但征收补偿只认证载,差值部分血亏。
三、容积率“变脸”
老房原容积率低,补缴时若遇规划调整容积率上调,补缴基数同步上涨,成本瞬间拉高20%-30%。
四、基准地价版本
官方每2-3年上调一次,补缴按“最新版”计价。签约前务必确认使用哪一版,防止窗口期地价跳涨。
五、年限“封顶”条款
个别城市规定:补缴后土地年限最高不得超过原规划剩余年限+20年,看似70年,实则只给50年。
六、征收冻结“死线”
冻结令发布后,产权变更通道关闭。补缴流程需7-10个工作日,卡点失败即永久失去补缴资格。
七、契税减免“时限”
部分城市对旧改项目契税减免政策设截止日,逾期补缴不享优惠,3%契税变1.5%,直接侵蚀利润。
一句话总结
补缴前核对“土地性质、面积、容积率、地价版本、年限上限、冻结时间、契税截止”七大隐藏条款,任何一条踩雷,利润瞬间归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