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神贴:kk楼主论中国房地产:模式、调控与未来

  本文汇编了曾在天涯论坛引发广泛讨论的“kk楼主”关于中国房地产及相关经济、社会问题的系列观点。kk楼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逻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模式、政府调控的真实意图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提供了与主流媒体和普遍认知有所不同的解读。

  一、房地产的基本逻辑与大众误区

  kk楼主首先驳斥了关于房价的几个流行观点: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他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房产包含房屋(居住价值)和土地(稀缺性带来的投资价值)两部分。商品房天然具有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其价格主要由土地价值决定,尤其是在核心城市。

  房价与平均收入脱节导致崩盘:kk指出,决定房价的不是统计局公布的“平均收入”,而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平均收入和购买力。中国精英阶层的绝对数量庞大,其财富足以支撑核心城市的高房价。用普通大众的收入水平来衡量房价是错误的。

  高空置率与租售比不合理:他认为这些指标与房价的核心驱动力——稀缺地段的供求关系以及货币超发关系不大。高房价下租金相对偏低是暂时的,未来房租大幅上涨是必然趋势,这会使租售比趋于“合理”。

  核心观点:决定核心城市房价的根本因素是精英阶层的购买力和核心地段土地的稀缺性,叠加货币超发导致资金寻求保值渠道。

3B2A6656.jpg

  二、政府调控的真实意图:垄断与维稳

  kk楼主认为,政府历次调控并非为了让“人人买得起房”,而是出于更深层次的考量:

  防范金融风险:自由竞争市场下,房价过高积累的风险主要由银行(国家)承担,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获益。中央政府无法容忍这种风险敞口。

  实现国家垄断:调控的真实目的在于提高门槛,清理中小开发商和投机者(小鱼虾米),让“国家队”(央企、国企)主导市场。通过土地和开发的垄断,实现定价权和利润最大化。

  房租市场垄断:仅仅垄断房价还不够,未来真正的“金矿”在于房租。推出公租房是国家队进入并主导租赁市场,实现长期稳定收益的关键一步。公租房的定价将成为市场标杆,带动整体租金上涨。

  社会稳定:通过将房产资源向体制内和精英阶层集中,安抚统治基础;同时通过推高房价和租金,吸收社会M2,迫使体制外中下层民众努力工作以维持生计,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核心观点:调控旨在防范中央金融风险,建立国家队垄断(包括开发和租赁),最终服务于维稳和长期财政收益。

  三、社会分层与房地产的未来

  kk楼主描绘了一个基于“丛林法则”的金字塔式精英社会:

  体制内与体制外:社会被清晰地划分为体制内(公务员、垄断国企、事业单位等)和体制外。体制内享有隐性的福利(如保障房、稳定收入等),而体制外的大多数人则“自生自灭”。

  阶层固化与住房:房地产成为加剧阶层分化的重要工具。未来,商品房将主要成为精英阶层的投资品和身份象征。体制内的中下层或许能获得公租房或补贴,而体制外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不掌握核心技术或资源的“小白领”)拥有产权房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租房将成为常态。

  底层民生底线:政府真正关心的是底层(特别是农民)的吃饭问题,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对于城市中渴望拥有产权房的中下层,其反抗能力有限,并非维稳的核心。

  核心观点:房地产发展将加剧社会阶层分化,拥有产权房将成为少数人的特权,租房将是未来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选择。

  四、经济大环境

  kk楼主还提及了通货膨胀、GDP、实体经济等问题:

  通货膨胀:高通胀是必然趋势,房地产是吸收超发货币的重要“蓄水池”。如果房产失去吸金能力,资金将涌向生活必需品,导致更剧烈的物价上涨。适度通胀有利于“剪羊毛”,巩固统治。

  GDP与保8:维持GDP高增长(如保8)是体制运行的需要,因为需要巨大的财政收入来维持庞大的“消耗型”体系(如公务员队伍、维稳开支等)。

  实体经济:由于高税费、高成本及国家垄断,实体经济环境恶劣,资金自然流向更容易获利的房地产和资本市场。

  总结:

  kk楼主的系列观点提供了一种颇为“冷酷”但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他认为,理解中国房地产的关键在于看透其背后的权力格局、利益分配和社会控制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市场表象或道德评判。其核心论点是:国家力量(中央与地方、体制内与外)的博弈与主导,叠加货币因素,共同塑造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普通民众对房价下跌的期望,在现有体制和发展模式下,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1、本站目前拥有近大量精品帖,赶快加入我们一起交流吧!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卓尔大家庭 » 天涯神贴:kk楼主论中国房地产:模式、调控与未来

发表评论

加载中~

加入卓尔大家庭,卓尔有你更精彩

目前为止共有 34 位优秀的会员加入! 立刻加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