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钟拨回2000年:我们不是在卖房子,是在兜售“时光机”
在与客户喝茶聊天时,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哎,如果能回到20年前,砸锅卖铁我也要在北上广深买十套房。”
这当然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在这个世界上,后悔是最廉价的情绪。我们无法在这个物理空间里让时间倒流,去修正过去的错误。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却可以在经济地理的空间里,找到那台“时光机”。
这就是软银孙正义著名的“时光机理论”:利用不同国家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在发达市场验证成功的模式,拿到发展中市场去再做一遍,就像坐上了时光机,回到过去,拥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互联网如此,房地产亦是如此。
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其实非常简单朴素:人+钱+城市化。哪里有年轻的人口涌入,哪里有资本在疯狂造富,哪里的城市边界在不断扩张,哪里的房地产就一定会爆发。
这个公式,在中国过去的二十年里被完美验证。而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放缓、人口红利消退、资本回报率下降。这台叫做“中国楼市”的高速列车,已经从奔腾的青年步入了沉稳的中年。
但世界的奇妙之处在于,发展的阶段是参差不齐的。
当我们把目光从国内移开,看向南边,看向那些正处于爆发前夜的新兴市场——比如我们要重点布局的东南亚核心首都城市。
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有些人看到了落后,看到了混乱,看到了不如国内整洁的街道。
而我们,看到了20年前的中国。
我们看到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庞大年轻人口,他们眼里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就像当年的我们;
我们看到了全世界的制造业在向那里转移,外资在这个美元自由流通的市场里疯狂涌入;
我们看到了遍地的工地,塔吊林立,城市的天际线每天都在长高;
我们看到了极低的城市化率背后,蕴藏着未来十年数以百万计的进城刚需。
这就是我们这家企业存在的价值。我们不是在向你推销一套海外的钢筋水泥,我们在向你兜售一次“重活一次”的机会。
我们将你在中国利用过去二十年红利积累下来的资本,通过这台“时光机”,投射到那个酷似20年前中国的市场里。
这叫什么?这叫“降维打击”。
你是带着现在的资本量级、带着成熟的投资认知、带着对楼市周期演变的深刻理解,去到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你是在用“上帝视角”看他们的发展。
在那位客户的分享里,他提到了年化9%的租金回报率,房产升值20%。在国内,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或者是骗局。但在一个GDP增速全球领先、首都核心地段供不应求的新兴市场,这只是常态,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自然溢出。
很多人因为偏见而错失机会。他们用傲慢的眼光审视那些国家,就像三十年前西方人用傲慢的眼光审视中国一样。
打破认知的牢笼,承认周期,利用时差。
不要再沉溺于“如果回到过去”的幻想中了。时光机就在这里,船票就在我们手中。
问题是,你是否有勇气,把你在这个时代里变得日益沉重的资产,搬到那个朝气蓬勃的“过去”,去博取一个确定性的未来?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卓尔大家庭 » 把时钟拨回2000年:我们不是在卖房子,是在兜售“时光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