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答疑:补缴成本对郊区老破小的影响如何?

  一句话结论:郊区老破小补缴土地出让金,大概率“成本吃掉涨幅、成交依旧困难”,除非旧改拆迁落锤,否则不建议自掏腰包补缴。

  下面把账算到骨头里:

  补缴成本占比过高

  郊区基准地价低,但房价更低。

  例:成都二圈层某老破小,剩余土地年限30年,基准地价900元/㎡,容积率1.5,补缴公式:

  900×(70-30)/70×1/1.5≈343元/㎡(建面)

  小区二手成交单价仅5000元/㎡,补缴成本占房价6.9%,而房子本身年均折旧2%–3%,等于一次性吃掉3年折旧。

  需求端不买账

  •郊区刚需首看“首付低、总价低”;补缴后房东想转嫁成本,挂牌价提高6–8%,买家直接转向同价位次新房。

  •改善/投资客对郊区老破小无兴趣,年限再“续命”也解决不了配套差、无学区、无地铁的问题。

  流动性反而更差

  补缴后虽理论上可办30年按揭,但多数银行对“郊区+房龄>25年”仍执行缩期(最多20年)或降成,首付需40%以上,买家仍需高首付。

  结果:成交周期从原本3个月拉长到6个月以上,议价空间扩大到5–10%。

  唯一例外:旧改或征收

  若区域已列入旧改计划,补缴反而成为“锁定拆迁资格”的门票,成本会在征收评估价中被政府“隐性补偿”。

  但政府旧改名单公开透明,未被点名的小区,补缴等于主动替未来不确定的旧改埋单。

  实操建议

  •自住且剩余年限>25年:别补缴,继续持有,等自然折旧即可。

  •剩余年限<20年又无旧改消息:直接挂牌“带土地补缴价”出售,让利给愿意赌旧改的买家。

  •已补缴:若半年内无成交,考虑降价5%–8%退出,把资金换仓到核心地段或新房。

  一句话:郊区老破小补缴,是把现金扔进流动性黑洞。除非拆迁红头文件在手,否则谁补缴谁站岗。

1、本站目前拥有近大量精品帖,赶快加入我们一起交流吧!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卓尔大家庭 » 卓尔答疑:补缴成本对郊区老破小的影响如何?

发表评论

加载中~

加入卓尔大家庭,卓尔有你更精彩

目前为止共有 34 位优秀的会员加入! 立刻加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