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外置业的“三体”模型:把房产嵌入全球资产负债表
如果把地球当作一张资产负债表,2025年的海外房产投资必须同时回答三道会计分录:钱从哪里来、现金流到哪里去、风险如何对冲。以下“三体”模型,提供一套可复制的记账语言。
资金端:负利率记忆下的“双币负债”策略
欧日刚刚走出负利率,亚洲家族仍手握低息本币。先用香港或新加坡的私人银行做一笔5年期2%的港币按揭,锁定负债端;再用同一家行的美元或日元掉期,把还款现金流换成强势货币,实现“负债双币种、利率剪刀差”200-300bps的安全垫。房子还没出租,利差先赚了一道。
资产端:把租金做成“可交换息票”
跳出“买房等升值”旧范式,转而寻找“可交换”租金:
•德国学生公寓—租金与CPI挂钩,每年自动上浮;
•日本民宿牌照—在奥运会后存量出清,年息6-7%,可打包成J-REIT单位,T+3在东京交易所卖出;
•迪拜酒店式公寓—与万豪签10年包租,租金按美元计价,天然对冲迪拉姆钉住美元的风险。
把三类资产按4:3:3权重放入SPC(特殊目的公司),再用SPC股权做质押,滚动发行364天商业票据,租金秒变“类债券”流动性。
风险端:用“政策期权”替代传统保险
与其每年花1%保费买火灾险,不如在交易前购入“政策期权”:
•在葡萄牙购买D7签证房产,同时签订律师托管协议,一旦政府调高房产转让税,触发卖方回购条款;
•在越南购买公寓时附加“外汇优先退出”条款,若越南盾贬值>10%,开发商按签约汇率回购本币收益。
这些条款写入SPA(买卖协议),成本低于0.3%,却对冲了最大尾部风险。
结语:让房产成为全球资产负债表的“永续零息负债”
2025年,真正的高阶玩家会把海外房产拆分成“负债端利差+资产端息票+政策端期权”三段现金流,再嵌入家族信托。最终目标不是拥有砖头,而是让全球每一块砖头替他支付永续零息负债——这才是高利率时代的终极套利。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卓尔大家庭 » 2025海外置业的“三体”模型:把房产嵌入全球资产负债表
发表评论